核心提示:土壤是红心猕猴桃生长的基础,猕猴桃的根系是肉质根,主根不发达,主要依靠毛细根从土壤中不断吸收养分和水分,供给地上部分生长发育的需要,土壤的状况与猕猴桃生长结果的优劣关系极为密切,只有加强果园的土壤管理,培肥地力,才能为猕猴桃实现安全优质丰产奠定坚实基础。
一、优质丰产果园的土壤特点
第一,土层深厚。深厚的土层能够满足根系扩展的需要,形成强大的吸收网络。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矿质营养和施肥后逐渐下渗到土壤深层的肥料,扩大营养吸收空间,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同时深厚的土层温度变化小,使猕猴桃免遭冬季低温或夏季高温对根系的危害。近几年本县猕猴桃建园,采用全园深翻方案,虽然初次投资比较大,但是效果很好,大家可以借鉴。
(上图为生长健壮猕猴桃毛细根)
第二,固、液、气三相组成合理。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的,包括矿物质土粒和土壤有机质及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动物为固体部分,土壤水分和空气都是流体,都存在于土壤孑L隙中。在一定的土壤孔隙状况下,水多则空气少,水少则空气多,只有在土壤结构良好、孑L隙度高、大小孑L隙比例适当的条件下,水、气才能协调供应。对植物生长最适宜的土壤“三相”组成是土壤空隙约占50%260%,在孔隙中水和空气各占50%左右。这样的土壤通气良好,氧气含量适当,根系呼吸正常生长良好;土壤水分供应充足,有利于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因而地上部生长发育良好。
(上图为使用发酵过的稻壳,增加土壤有机质)
第三,有机质含量高。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其合成与分解是土壤形成的实质。土壤有机质中含有几乎所有作物和微生物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同时具有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和对酸碱变化的缓冲能力,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等作用。植物生长发育的理想土壤有机质含量应在5%~7%,日本果园土壤腐殖质平均含量约3%,但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蒲江猕猴桃产区约在1.0%--1.5%。同时土壤中的有机质每年因矿化而逐年减少,一般温带地区耕地土壤中有机质的矿化率约为2%~3%,每年施入的干有机物不少于600斤每亩才能保持原有的土壤有机质含量。
(准备嫁接的猕猴桃园,正在进行冬季施肥,施肥后浅翻土)
二、土壤深翻熟化
猕猴桃建园后的前几年,结合秋季施基肥对果园土壤进行深翻改良,熟化土壤。第1年从定植穴外沿向外挖环状沟,均匀撒施有机肥,翻入土中,深度30-40厘米,尽量不要损伤根系,或者将优质有机肥与表土混合后施入沟内,再回填底层的生土。第2年接续上年深翻的外沿继续深翻,这样逐年向外扩展直至全园深翻一遍。如果土壤耕层下部有机械耕作碾轧的坚硬层,深翻的深度应加深以打破硬土层。沙土园应结合深翻施肥给土中掺入壤土或黏土,黏土园则应掺入沙子。由于猕猴桃是浅根性作物,深翻会切断大量根系,定植后前几年逐步全面深翻一遍后不再深翻。
环状沟施 幼年树一般采用此法,并可与深翻扩穴相结合。其施肥方法是以树干为中心,在距树干60厘米左右(依树冠大小而变动)挖一条环状沟,沟深40~50厘米,宽20~30厘米,把有机肥与土拌匀后施入,然后覆土。随树龄与树冠的扩大,环状沟逐年向外扩展。
条状沟施 在距树干60厘米左右(视树龄和树冠大小而变动)的株间或行间两边各挖一条沟或隔行开沟施肥,沟深40~50厘米,宽30~50厘米,隔年交替更换开沟方向与位置。
穴施 该方法在有机肥不足情况下多采用。在距树干60厘米左右(树冠周围)挖4~6个深40~50厘米、直径30~40厘米左右的穴,然后将土与肥料按3:1比例充分拌匀后填入穴中,穴的数目依树冠大小而定,穴的方位每年轮换。
(三)增加土壤有机质
1、覆草幼树期间在树冠下覆盖,成龄园顺树行带状覆盖,树行每边覆盖宽约l米。材料可用麦秸、麦糠、稻草、玉米秸秆和锯末等,厚度10~15厘米,上面压少量土防止风吹,秋季施基肥时翻人土。为了防止害虫危害根系,覆盖物应距离树根颈部25~30厘米,留出空地。
2、修剪枝蔓还田目前在我国绝大多数猕猴桃园,冬季修剪下的枝蔓被运出果园作为燃料使用。可仿照国外先进经验,在修剪后将剪下的枝蔓在园内粉碎后撒在地面,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
3、生草栽培猕猴桃栽植后的前2年,行间可种植豆类等低秆作物,给猕猴桃留出营养带(1年生l米,2年生l.5米。)从第3年起行间可种植三叶草、芍子、胡豆、苜蓿等绿肥作物,实行生草制栽培。实行生草制时给植株留出2米宽的营养带,保证覆草或清耕。施肥时在营养带内施农家肥、化肥,生草带上撒施化肥,经过4~5年后将三叶草翻压后再种植新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