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是个农场主的女儿。现在从父母的地上划出来一小块自己花钱盖了房子住,在当地独立做自己的专业生意了,不用受雇于人(地方也太偏远,没地方找工作)。我们就去找她玩。她父母是小农场主,家里有三百头奶牛。带着我们去参观了挤奶的地方,还有存奶的大罐。比较殷实的农场主一般有几千头奶牛,所以她家算小生意,但是也足够养活一大家子人,还能给孩子们地方住。她盖的房子可好啦,很舒服宽敞,也漂亮。
她说原来这地是个种牛厂,她爸爸买下就只能养奶牛了,因为她家一堆闺女,就一个哥哥,没有好几个壮劳力,没法经营种牛,那些家伙恨不得跟小点的大象差不多大个头。所以没有人力呢,就只能赚小钱养奶牛。平时自己管着,有奶了请人每天挤奶两次,有工厂来收。
新西兰的农场按照富庶的程度差不多分几个级别,上等的种果树,中等的养奶牛,下等的养肉牛和羊。如果是养种牛的,就又接近上等了。其实除了水源的丰富程度不同,其他自然条件方面大体上差不多,主要是附近的人口情况决定了农场是否富庶。人口少的地方或者人口结构不好的地方就没法种果树,只能养肉牛肉羊。朋友家所在的地方就属于人口结构不太好的地区。那个地区水草丰茂,气候很温暖,四季都有的是青饲料。但是那边大量的毛利人,很多部落占有大量土地,但是他们不干活的,毛利人没有养动物的习惯。咋办呢,他们就雇佣勤劳的白人给他们干。但是白人不够用的,现在生育率低下,白人自己还干不过来呢,没有办法,只能养着肉牛,可以不用请人,也不用投钱搭棚子。朋友家其实地不小,但是人手不够,挤奶是临时请人,日常的管理也没法顾及更多奶牛了,大片的地空着,养了几匹马。这个地区就比较穷。
再往北气候更温暖,但是更穷。远北是沙土地,特别适合种牛油果和其他一些经济作物,但是没有人去干活,那边全都是又高又壮的毛利人,土地都荒着,山上全是乱七八糟树。反正他们也不在乎,没事渔猎一下就够吃了,毛利人也不贪心,够生活就行,每天载歌载舞的。你不能跟他们谈开发的,人家过得好好得不要开发。所以新西兰的农区,只要是富庶的,你去看吧,全是白人。因为只有白人能吃得起那个苦,一天到晚重体力劳动。我们朋友算是有一技之长得受过教育的人,她年轻时也每年去挤奶打工的,读大学不用贷款,自己有积蓄了,农场主的女儿嘛,就是厉害能干。可是这些年来白人完全不够用了,东海岸大量地依靠东南亚的季节工,尤其是果实成熟季节,简直忙死,连旅游签证都开放打工了。现在左派上台,要难民不要移民,限制外国打工的,今年初我们有两个月吃不上金猕猴桃,因为摘不上来。超市断档。在水果之乡吃不上水果,也很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