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真正让大伙对赵志修老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是猕猴桃由于品种老化、膨大剂作祟而遭遇“门槛”,每斤只卖两、三毛钱,大部分果农不赚钱甚至赔钱时,赵志修的10来亩猕猴桃每斤竟然卖2元多,赚了六、七万元,为啥?因为很多人只顾产量,不顾质量,使得猕猴桃品质下降。
楼观镇周一村的赵志修,依靠栽植猕猴桃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研究推广新西兰“海沃德”品种,并组建猕猴桃种植协会,推广猕猴桃有机种植技术,被我县评为猕猴桃产业发展先进个人。
1986年, 赵志修首先利用自家的承包地栽植2亩秦美猕猴桃。他一边高生产,一边学习钻研技术,边摸索边实践,解决了猕猴桃生产过程中的很多关键性问题,如死树、成活率低、湿度小、嫁接不活及果型不合格等技术问题,同时创立了猕猴桃人工授粉技术。其实,真正让大伙对赵志修老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是猕猴桃由于品种老化、膨大剂作祟而遭遇“门槛”,每斤只卖两、三毛钱,大部分果农不赚钱甚至赔钱时,赵志修的10来亩猕猴桃每斤竟然卖2元多,赚了六、七万元,为啥?因为很多人只顾产量,不顾质量,使得猕猴桃品质下降。赵志修却和几位种植大户成立了猕猴桃有机种植联合体,制订了严格的操作规范,坚持不使用化肥、农药和膨大剂,他的收入自然多了。那些原来对老赵还嘲讽、误解的果农们不得不竖起了大拇指。他的猕猴桃园也成了大伙的示范园。
到老赵的果园参观,大伙不但对他的作务技术感兴趣,更对他引种的猕猴桃品种赞口不绝。原来老赵早就意识到全县10多万亩猕猴桃品种单一,难以适合不同口味的消费者需求,所以早在1996年就从新西兰引进了“海沃德”,把自家正在盛果期的果树全部更新换代。他的果子不光品质好,产量也高,一直供应北京、上海超市。如今,全县“海沃德”种植面积有四、五千亩,亩产值是老品种的10多倍。 “自家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正富”,“一家一户的小生产适应不了大市场”。抽着自制卷烟、穿着土布鞋的赵志修开口就是“有机农业”“WTO”。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引导下,赵志修带着100位农户组建了我县第一个猕猴桃协会,并且通过协会对果农的生产进行管理,种出来的果子他还帮着大伙销售。现如今,他们村成了猕猴桃专业村,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6500元,村内一座座楼房建起,大伙富了,老赵的名字也永远刻在了群众的心里。
赵志修,1933年生于陕西周至。从1996年起开始研究新西兰“海沃德”品种在周至县引种技术,现推广面积产量已达200吨,被周至县选为优良国际潜力品种。
他潜心钻研猕猴桃的种植技术,先后解决了猕猴桃种植中的多项难题。经常上门直接为果农指点迷津,并公开自己的电话,为果农提供技术咨询。在他的带动下,周一村成为我县猕猴桃专业村,全村人均纯收入达 6500元。
1986年, 赵志修首先利用自家的承包地栽植2亩秦美猕猴桃。他一边高生产,一边学习钻研技术,边摸索边实践,解决了猕猴桃生产过程中的很多关键性问题,如死树、成活率低、湿度小、嫁接不活及果型不合格等技术问题,同时创立了猕猴桃人工授粉技术。其实,真正让大伙对赵志修老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是猕猴桃由于品种老化、膨大剂作祟而遭遇“门槛”,每斤只卖两、三毛钱,大部分果农不赚钱甚至赔钱时,赵志修的10来亩猕猴桃每斤竟然卖2元多,赚了六、七万元,为啥?因为很多人只顾产量,不顾质量,使得猕猴桃品质下降。赵志修却和几位种植大户成立了猕猴桃有机种植联合体,制订了严格的操作规范,坚持不使用化肥、农药和膨大剂,他的收入自然多了。那些原来对老赵还嘲讽、误解的果农们不得不竖起了大拇指。他的猕猴桃园也成了大伙的示范园。
“自家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正富”,“一家一户的小生产适应不了大市场”。抽着自制卷烟、穿着土布鞋的赵志修开口就是“有机农业”“WTO”。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引导下,赵志修带着100位农户组建了我县第一个猕猴桃协会,并且通过协会对果农的生产进行管理,种出来的果子他还帮着大伙销售。现如今,他们村成了猕猴桃专业村,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6500元,村内一座座楼房建起,大伙富了,老赵的名字也永远刻在了群众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