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猕猴桃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
7月25日,“宜昌宜红”“宜昌猕猴桃”农产品地理标志通过公示,这意味着宜昌市两大重要地标农产品被列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这将为我市提升特色农产品产品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发挥重要作用。
寻访历史 为地标农产品正名
“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识,该产品是否具有悠久的历史人文背景是认定的重要条件之一。”宜昌市农科院农艺师、申报团队专家卢梦玲告诉记者。
据宜昌市志记载,宜昌是“宜红茶之乡”。到清朝末期,红茶销售利润远高于绿茶,广东帮茶商带来红茶制作技术,渔洋关一跃成为鄂西著名的红茶市场。由宜昌转运汉口出口的红茶,取名“宜昌红茶”,“宜红”因此而得名。
1876年宜昌被列为对外通商口岸,宜红出口量猛增,名震欧洲大陆及美国等地,1886年前后,宜红最盛时期,年输出量高达15万担,盛极一时。
1900年5月,英国著名植物学家威尔逊在宜昌西南部发现猕猴桃,将其引种到欧美,成为第一个发现宜昌猕猴桃的西方人。1904年新西兰著名教育家伊莎贝尔将宜昌猕猴桃引种到新西兰栽培成功,从此新西兰奇异果(宜昌猕猴桃)走上世界水果的舞台。
在2008年新西兰举行的国际猕猴桃大会上,来自19个国家的200多位专家一致认定:中国是猕猴桃的原生中心,世界猕猴桃的原产地是湖北宜昌市夷陵区雾渡河镇。
在有限的工作时间里,宜昌市农科院申报团队为搜集“宜昌宜红”“宜昌猕猴桃”的人文历史资料,多次前往市档案馆、夷陵区档案馆等地查阅历史档案,丰富产品的历史人文资料。
正是这些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料,使得评审专家一致认为,“宜昌宜红”“宜昌猕猴桃”与宜昌这个特定地域息息相关,成功为这些历史上曾声名显赫的宜昌农产品正本清源。
品质评鉴 为地标农产品定标
世界红茶千千万,哪一种才是“宜昌宜红”?天下猕猴桃如繁星,怎样才算“宜昌猕猴桃”?
市农科院农艺师仇方方说:“农产品地理标识除认定历史人文背景外,另一个重要认定条件是产品必须具有独特的产品品质。”
为此宜昌市农科院先后组织专家进行了多次品质鉴评,为这些宜昌地标农产品定下产品标准。
去年12月15日,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对“宜昌宜红” “宜昌猕猴桃”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品质鉴评,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地标处处长现场指导。
专家组对宜昌宜红的外在感官特征及色、香、味、形进行了现场鉴评,认为宜昌宜红具有“汤色橘红明亮,滋味醇爽,甜香浓郁持久、带花果香”为品质特征,既继承了传统宜红的高品质特征,又发展了新时代宜昌宜红的个性与自信。
专家组对宜昌猕猴桃产品的外在感官特征及色、香、味、形进行了现场鉴评,专家组认为“宜昌猕猴桃”品质特征为“香气浓郁,果肉细软,爽滑多汁,酸甜可口”。
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需要提前申报进入目录备选,但在申报团队夜以继日的工作下,两项宜昌地标农产品以目录外产品申报的形式破格进行申报,原本需要一年时间完成的工作,申报团队仅半年就提前完成。
谋划发展 为地标农产品擦亮明天
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困难虽被一一克服,发展壮大这两个产业的难题,仍摆在市农科院面前。
通过3年多红茶科技攻关研究与应用,市农科院及其研究团队确定了高端宜昌宜红加工技术参数和产品特性,起草实施了省内首个联盟标准。按标准生产的红茶得到权威机构、各级专家及消费者的认可。
2016年,宜昌宜红茶获第四届“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一等奖;2017年,获“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全市高端红茶产品质量及加工水平得到很大提升。这为全市高端宜昌宜红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对打造红茶区域公用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市农科院与中科院武汉植物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湖北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多次到国内猕猴桃主产区考察学习,引进20余个猕猴桃优良品种。与武汉植物园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共建猕猴桃新品种科技示范基地,在猕猴桃优良品种筛选、标准化栽培方面进行示范。
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强化品牌宣传、建设世界猕猴桃品种资源圃、举办猕猴桃培训班、开展科技攻关、推进精深加工、开展品鉴评比等13项措施助推宜昌猕猴桃产业发展。
今年2月,为进一步彰显宜昌城市新名片内涵,构建区域形象文化,市农科院面向社会各界有奖征集“宜昌宜红”、“宜昌猕猴桃”LOGO设计。3月,宜昌市茶产业协会成立,协会将注册、管理、授权会员使用区域公用品牌,维护公用品牌形象。
宜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特色产业发展,提出着力打造“宜昌宜红”“ 宜昌蜜桔”“宜昌猕猴桃”等城市新名片。此次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不仅是打造农业区域公用品牌,提升我市特色优势产业整体竞争力与影响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也为宜昌地标农产品“集群”抱团闯天下打下良好基础。